花園式”垃圾焚燒發電廠俯視圖。
探訪我市“花園式”垃圾焚燒發電廠——
跟著垃圾“去旅行” 看它如何變廢為寶
“綠樹村邊和,青山郭外斜?!痹诰嚯x市城區約6公里處,興賓區城廂鎮莆田村的青山綠水間坐落著一座安靜漂亮的“花園式”廠區,仿佛一座精致的園林。而當中的建筑主體是一幢半玻璃墻構造的灰色大樓,這是來賓粵豐環保電力有限公司(下稱來賓粵豐)垃圾焚燒發電廠的廠區,與大眾印象中的垃圾廠大相徑庭。5月8日,記者來到該廠,探訪這座“花園式”垃圾焚燒發電廠是如何讓垃圾變廢為寶,涅槃重生。
生活垃圾的“特殊旅行”
跟隨一輛全密封的綠色垃圾運送車,記者來到該廠區內,看到一條寬闊筆直的大路兩旁種植著樹苗、花草,廠區空地上也都鋪設著綠色草坪,像是一個社區休閑場所。隨后,記者來到主廠房一樓大廳,廠區立體模型正在模擬生活垃圾處理過程,讓人一目了然。在二樓主控室內,工作人員緊盯大屏幕,監控垃圾進料斗、爐膛火焰等情況。透過參觀走廊的玻璃窗,記者看到卸料大廳內有3輛垃圾車正在等待卸料,垃圾儲存坑內則堆滿了等待發酵的生活垃圾。讓人感到驚奇的是,無論是“新鮮”的生活垃圾,還是從垃圾填埋場運來的“陳年”垃圾,一窗之隔,竟聞不到絲毫臭味。據工作人員介紹,垃圾在儲存坑內進行移料、發酵、開溝排水,使濾液充分滲出,發酵3~5天后投入垃圾焚燒爐進行高溫焚燒處理,焚燒產生的過熱蒸汽通過汽輪機進行發電,然后直接并入電網。
據悉,我市垃圾焚燒發電廠擴建項目于2016年正式破土動工,在拆除舊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和設備后,在原址上擴建新的發電廠,并于2017年8月份正式完工并投產發電。該項目為一次規劃、兩次建設,總占地面積112畝,總投資達10.23億元,建設規模為日處理垃圾2000噸。目前,一期工程已建成投入使用,年可處理生活垃圾36.5萬噸,上網供電1.01億千瓦時;后續二期工程仍在建設中。
以配套服務降低環境影響
過去,垃圾焚燒過程中產生的有害氣體、液體、固體等物質,一直是廣大市民關注的焦點。來賓粵豐環保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張永清介紹,對于高溫焚燒過程中產生廢氣的處置,來賓粵豐執行歐盟2000標準,經過布袋除塵系統、活性炭系統等多道工序處理,最后再經過引風機處理后進入煙囪排放,做到了有害物質全過濾。
張永清告訴記者:“在廠門口的電子屏上實時顯示兩個焚燒爐的煙氣排放量,顯示二氧化碳、顆粒物等檢測項目排放量與國家標準、歐盟標準的比較,市民可以清楚地知道每個時段處理的數據?!倍?,在垃圾滲濾處理過程中產生的黑色或具有惡臭味道的垃圾滲濾液,該廠經過統一收集、氧化處理、過濾處理后,其顏色、味道逐漸消退,達到回用水標準?!熬G化帶澆水、假山上的流水,都是我們凈化后的回用水,真正做到‘自產自銷’?!惫ぷ魅藛T介紹道,燃燒過后產生的廢渣也將被運往第三方工廠,用于制造環保磚。
“在我們建廠之初,附近的村民對于焚燒垃圾是否會產生有害物質也有所疑慮?!睆堄狼逭f,為打消大家的質疑,該廠邀請村民代表到集團總部——廣東東莞市的垃圾焚燒發電廠參觀,消除群眾對垃圾焚燒的誤解。
垃圾“搖身一變”成動力
“雖然廠區的垃圾標準處理量是每天1000噸,但目前運來的垃圾只有不到700噸,我們‘吃不飽’??!”張永清告訴記者,目前興賓區、合山、武宣等地運來的垃圾總和,加上工廠停產重建時留下的填埋垃圾總量,剛好滿足兩個焚燒爐的“胃口”,但自從去年8月份填埋垃圾焚燒完畢后,以現有的垃圾回收量顯然達不到處理標準。
張永清表示,目前垃圾處理方式主要以填埋、堆肥以及焚燒發電為主,其中焚燒發電是副作用較低、較好運作的方式。據統計,我市垃圾焚燒發電廠重新投產近一年的時間內,生活垃圾“搖身一變”成為照亮千家萬戶的電能、帶動工廠生產的用水以及鋪設在馬路上的環保磚等,不僅做到了焚燒不留有害物質,還滿足了社會發展需要。因此,張永清希望能盡快把忻城、金秀以及象州等地的生活垃圾運到該廠進行處理,為城鄉衛生整潔做出貢獻。
同時,這座“花園式”垃圾焚燒發電站更讓人暖心的是,在發電項目穩步進行、環保排放量達標之余,還積極主動融入周邊村莊,吸引當地居民就業。目前,該廠在職的近100名員工中,大多數均為附近村莊的村民,真正做到了其樂融融的帶動就業目標。(晚刊記者 張國鋒 莫永娟 文/圖)
責任編輯:岑 東
關鍵詞:
| 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