慎終追遠,是傳統孝祭文化的根本內涵。慎終者,喪盡其哀;追遠者,祭盡其敬。親人離世,辦喪事既要隆重也要節儉;思念親人,祭奠時則要虔誠盡心。多年來,清明文明祭祀已成普遍新風尚,但燃燭放鞭、街頭燒紙等陋習依舊難以斷絕。線上線下,宣揚封建迷信的各種違禁祭品居然敢違規大肆售賣,逝者遺體運送等環節黑色產業鏈陰魂不散,打死者主意、坑生者錢財,這股歪風邪氣污染“清明”之風,必須徹底剎住。
對違規售賣冥幣金條、飛機別墅甚至是童男童女等紙殉品的商家,無論線上線下,都需要嚴查嚴治。不讓封建迷信思想蔓延,不讓有精神污染性質的庸俗化祭祀用品流向市場,同時也能達到最大限度減少焚燒祭品的效果,畢竟這種行為既違背綠色低碳理念更存在火災隱患,此外也不能讓帶來惡劣社會影響的攀比炫富行為借祭品“顯靈”。同時,對于殯葬黑色產業鏈,更要不遺余力地除根,讓逝者走得安心,讓生者不再痛上加痛。
讓祭祀和殯葬更清明,在大力“祛邪”的同時,“扶正”意識更要加強。提倡文明祭掃、提倡綠色殯葬的行動日益顯現成效,但不可否認的是,封建思想在一些人心中依然根深蒂固,給違規殯葬提供了可乘之機。若越來越多的人能夠真正明白,各種奇葩祭品其實是封建迷信的借尸還魂,既褻瀆了先人的“清明”,又違背了法律法規,更與綠色殯葬的新風尚相悖,那么,購買這些烏七八糟祭品的人自然會大幅減少,順應文明祭祀新風的人會越來越多,趁機發祭祀財的商家也就被最大限度擠壓了生存空間。同時,如果合法合規的殯葬行業能夠服務更貼心、價格更親民,那么,逝者安息、生者釋然,殯葬黑產自然也就被徹底捏住了死穴。
清明節的意義,其實就是“天、地、人”的和諧合一。殯葬亂象,無疑是在給這份清明抹黑;不文明祭掃行為,更是與中華民族的先祖遵循自然規律的思想相悖。慎終追遠的理念不能淪落為不法商家牟取暴利的器具,追思逝者,每位生者更應該心中有浩然正氣,這份坦蕩與真誠,才是對逝者最好的紀念。正所謂,正氣不息,邪氣不侵。(侯 江)
責任編輯:盧彬彬
關鍵詞:
| 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