習總書記指出:“鄉村振興,既要塑形,也要鑄魂?!薄耙\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。大數據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大有作為?!编l村振興,不僅要面子亮,更要里子美。
如何利用大數據,發現民生需求、解決民生問題,為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賦能?一個問題的提出,勢必會引導一個產業鏈的創新和發展。
當前,作為信息化發展的新階段,誰掌握了數據,誰就掌握了主動權。近年來,全國各地在探索中成功運用大數據推進產業轉型升級,推動現代農業轉型發展,讓農業更現代更安全,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的例子比比皆是。
眾所周之,繼去年5月我市首個大數據應用創新中心誕生之后,9月成功獲批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。園內3500畝的柑橘基地地頭立有環境監測器,地里埋有土壤溫濕傳感器,隨時采集土、肥、光、水、氣、熱等數據信息,嘗試用大數據開展農情監測預警,這是良好的開端。
在大數據發展日新月異的今天,采集數據為民所用,大力發展智慧旅游、智慧物流、農業云服務平臺,助推“網貨下鄉”“農貨進城”“土貨出山”,帶動農村電商快速發展,最終才會實現鄉村振興。
因此,作為經濟欠發展的來賓市,我們更應該審時度勢、精心謀劃、超前布局、力爭主動。我們還應清楚認識到:創新發展如逆水行舟,不進則退。面對新時代新要求,推動大數據技術產業創新發展,就要在突破核心技術、加快構建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、完善政策環境、形成數據驅動型創新體系、培育造就人才隊伍等方面邁出新步伐;構建以數據為關鍵要素的數字經濟,就要著力推動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融合發展,加快形成以創新為主要引領和支撐的數字經濟,讓大數據成為建設來賓現代農業的重要基石。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在明確我市“把現代特色農業打造成為富民興市的新引擎”這一基本定位后,善于獲取數據、分析數據、運用數據,理應成為我市各級領導干部做好各項工作的首要基本功。我們還要學會用大數據促進保障和改善民生,要善用大數據提升農村電商的競爭力,讓百姓少跑腿、數據多跑路,彌補民生短板、服務造福民眾,推動電子商務與產業融合發展,釋放出強大的電商創造力。同時,要積極探索依托“互聯網+鄉村”,通過有效整合各種資源并建立區域農村電子商務平臺、運營服務中心、倉儲配送中心、物流基地等組成的農村電子商務服務體系,在全市率先打造一批互聯網寬帶全覆蓋的淘寶村、電商園區、電商企業,形成“點上帶動、面上開花、整體聯動”的良好局面。
唯有如此,才能為農業插上“數據翅膀”,成功創建智慧鄉村,助推農村經濟轉型,實現鄉村振興的最終目標。(特約評論員 劉香婷)
責任編輯:岑 東
關鍵詞:
| 下一篇